首页 > 汽车 > 旅游休闲行业观察
“深夜食堂”街区超30条!北京七大行动打造国际美食之都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20日  来源:首都之窗、北京日报客户端

2月19日,市商务局等9部门发布《推动北京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国际美食之都行动方案》,到2025年,全市新引进超500个国内外知名美食品牌,培育30条以上“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初步建成荟萃全球风味的国际美食之都。

2月19日,市商务局等9部门发布《推动北京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国际美食之都行动方案》,到2025年,全市新引进超500个国内外知名美食品牌,培育30条以上“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初步建成荟萃全球风味的国际美食之都。

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餐饮业趋稳向好,餐饮业收入首次突破1300亿元,同比增长32.5%,超过全国增速12.1个百分点;占社零额比重9%,对社零额增幅贡献率达52.8%。餐饮业收入和市场主体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和良好发展前景。
为进一步促进本市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出了国际品牌汇聚、美食聚集地打造、传统技艺振兴、消费场景升级、科技应用支撑、专业人才培养和服务品质提升七大行动,共推出22项任务,加快打造国际美食之都,助力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国际品牌汇聚行动中,北京将加快引进国内外美食品牌,支持国内外美食品牌来京发展,设立首店、旗舰店、推广中心等,同时探索建立全球餐饮品牌名录库,完善落地选址、品牌宣传等方面配套服务,发挥在京境外机构和驻京办作用,带动更多国内外风味餐厅落地北京。到2025年,全市将新引进超500个国内外知名美食品牌。
北京还将打造美食聚集地,各区针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等不同特点,统筹规划布局餐饮服务功能,实现“一区一特色”错位发展。具体来看,核心区和中心城区重点发力餐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品质,加强品牌建设;副中心和平原新城地区补足餐饮供给缺口,加快均衡发展;生态涵养区通过打造“一镇一品、一线一品、一店一品”等,发展民俗和旅游体验餐饮。到2025年,城六区、副中心、平原新城地区每个区打造两条以上餐饮聚集街区,生态涵养区深化餐饮“品牌下乡、大厨下乡、技艺下乡”,着力提高区域餐饮特色。
餐饮是夜间消费的主力,北京将深挖夜间消费潜能,探索分区域分时段日夜兼市运营模式,鼓励餐饮业延时经营。同时,完善“夜京城”消费地标夜间服务管理,优化餐饮聚集地临时停车措施,结合客流变化做好公共交通服务保障,推动夜间餐饮与夜间观光、夜间演出等结合,打造夜宴、夜饮与夜景、夜娱、夜购等融合一体的消费服务。《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市将培育30条以上“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北京将启动传统技艺振兴行动,建立老字号名厨名录,组织恢复一批传统美食制作技艺,带动老品牌、老技艺和好服务、好口碑等美誉度回归。《方案》还鼓励建设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重塑北京餐饮文化发展脉络,留住传统饮食“根”和“魂”;鼓励推进老字号与知名设计企业合作开发文创产品,推出“北京美食手信”;引导王府井、前门、大栅栏等区域老字号门店在产品设计、经营方式、服务模式等方面加快创新。
数字化技术正加速赋能餐饮行业提质升级,《方案》支持建设一批智慧门店,培育2.5万家数字化水平较高的餐饮商户。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劳动模范荣誉表彰称号、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及以上奖牌、国家级或本市市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前10名的非京籍餐饮人员,按有关政策规定享受积分落户加分。
根据目标,到2025年,北京初步建成荟萃全球风味的国际美食之都,餐饮业规模总量逐步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活力持续释放、服务品质显著提高。

更多首都之窗、北京日报客户端资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