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游记攻略
前往不丹的10大理由——探索雷龙之国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27日  来源:不丹旅游局

作为世界上将公民幸福置于财富之上的国家,不丹欢迎全球游客

不丹坐落于东喜马拉雅雄伟的山脉之中,这个国家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哲学,将国民的幸福和福祉置于首位。在联合国承认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数的规范下,游客可以在雷龙之国体验这种永恒的魅力。不丹是一个以传统的繁荣度量与自然景色、精神圣地以及人民真诚好客的交织而著称的目的地。

以下是不丹独具特色的吸引旅行者的10大理由:

1.负责任旅游 (Responsible Tourism)

秉持高价值、低容量旅行原则,不丹精心管理游客数量,以维护其文化灵魂和圣洁的生态环境。这种保护方式不仅维护了国家的身份,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为到访者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促进他们与当地生活方式的深厚连结。尽管不丹未设定旅游人数上限,但每位成年人每晚需支付100美元的可持续发展费(SDF),这些费用用于资助不丹多项发展计划,包括为不丹人民提供免费医疗和教育,以及支持各种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项目。

2.世界上仅有的三个负碳国家之一

尽管许多国家在减少碳排放方面面临挑战,但不丹作为一座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内陆面积较小的国家,因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而受到全球的赞誉。不丹拥有独特的地位,是第一个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被正式宣布为负碳的国家之一,这意味着它从环境中去除的温室气体超过了其释放的量。

3.富有象征意义的本土时尚

不丹的时尚以手织纹样和色彩丰富为特征,不仅仅是服装,更是传达深刻象征意义。传统服饰代表了不丹悠久的传统、价值观和精神,呈现出富有生机的面料色彩,搭配着传达精神重要性的象征图案。这种独特的方式反映了通过服饰保护文化身份的坚定承诺。不丹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习惯穿着传统服饰的国家之一。

4.守护喜马拉雅纯净文化

不丹通过一项强制规定,要求所有公民在公共场所穿传统服饰,这一政策成功守护了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一举措不仅培养了不丹国民强烈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豪感,还与每年举行的许多重大节日相得益彰。这些庆典向所有渴望深度融入该国传统生活的人们展示了不丹的热情好客。不丹每年举办超过156个节日,为本国丰富多样的文化风情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5.不丹横贯步道——世界顶级徒步之一

不丹横贯步道(Trans Bhutan Trail)被誉为世界上最顶级的徒步线路之一,从不丹西部横跨到东部。这条步道拥有千年历史,曾为朝圣者、军队和贸易商提供服务,一直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依然是贯穿整个国家的唯一线路。这条道路在60年后于2022年重新对游客开放,致力于以可持续的方式展开旅程。

6.超过700种鸟类栖息的家园

不丹记录了超过700种鸟类。不丹人民不捕杀或猎杀鸟类,它们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游客可以在不丹轻松观鸟。一年一度的观鸟节以传统音乐、舞蹈、歌唱表演为特色,是推动生态旅游以及繁荣当地经济的发展的盛大庆典。游客在节日期间还可以在餐厅品尝当地的传统食物。

7.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雪地徒步之一

不丹的雪人徒步(The Snowman Trek)被誉为顶级徒步线路之一,全程26天,始于拉亚(Laya),穿过高海拔地区,途经雪松森林、高山湖泊和瀑布。这条线路被认为是全球最艰难的徒步线路之一,它会穿越11个险峻的山口,横贯卢南纳(Lunana),越过最高峰冈嘎本孙峰(Gangkhar Puensum)和布姆唐(Bumthang)。这场极具挑战性的徒步不仅途经古老的寺庙和修道院,还会穿越偏远村庄,对冒险者提出身体和心理耐力的双重考验。

8.本土手工艺品

游客前往不丹可以参观农庄及社区,与当地居民互动,购买手工艺品,并支持不丹的手工艺匠人。可持续旅游模式优先考虑为当地人提供公平工资和就业机会。目前,约有50,000名不丹人从事这个行业,使其成为仅次于公务员的第二大雇主。

9.不丹传统建筑

不丹的建筑以传统设计、色彩斑斓的绘画和精美的木工而著称,这些建筑分布在全国各地,是兼具宗教和行政中心功能的堡垒状建筑,在国际上独一无二。其中,虎穴寺(The Taktshang Monastery,也称Tiger's Nest)是一座著名的地标,前往这座寺庙的路途中可以欣赏帕罗谷的壮丽景色,这一徒步之旅是对体力的考验,更是一次难忘的精神之旅。

10.传统美食

不丹美食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季节性食材的使用、共享用餐习俗以及对辛辣元素的广泛使用。其中,著名的Ema Datshi是一道使用了具有相当辣度的辣椒和当地奶酪的炖菜。传统酥油茶将茶叶、酥油和盐混合在一起,调制成一款温暖宜人的饮品。而Momos则是一种馅料丰富的美味饺子,通常以蒸或炸的方式制作,搭配美味的蘸酱。这些美食传承着不丹独有的饮食文化,为游客带来独特的美食体验。

* 图片由官方提供

更多不丹旅游局资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