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旅游资讯
文化传承 非遗焕新——北京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举办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7日  来源: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今年的活动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和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6月7日上午,“文化传承 非遗焕新”——北京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举办。今年的活动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和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亮和通州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秦涛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办公室副主任胡姮,通州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利英出席活动。参加启动仪式的还有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省市部分非遗传承人和项目单位、市有关部门、各区文旅部门代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紧密围绕全国文化中心“一核一城三带两区”建设,在全市开展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进一步凝聚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推动非遗更好融入当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发挥非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积极作用。今年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仪式首次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通州区是北京的东大门,北运河的起点,承载了北京的历史传承、精神标识与当代气质,续写着北京千年古都发展的新篇章。今年4月,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正式揭牌,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天津市、河北省、大运河沿岸各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优秀非遗项目参加活动,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京蒙协作。

启动仪式精彩纷呈

伴随着庄重、浑厚的漆园村龙鼓声,和震撼、热闹的通州运河龙灯表演,北京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多条非遗旅游路线。激发游人对非遗和运河文化的探知欲,让非遗有机融入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等,提升旅游空间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西城区的“河之端”大运河主题非遗特色游、海淀区的曹雪芹纪念馆(曹雪芹传说)—曹氏风筝工艺坊—稻香湖非遗科学城、顺义区的北京葫芦艺术庄园火绘葫芦体验—牛栏山二锅头文化苑、平谷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 — 金海湖 —丫髻山等旅游路线颇具特色。通州区推出的非遗旅游路线以运河非遗传承项目为核心,吸引南来北往的游人感受运河烟火。伴随着蒙古歌舞和马头琴表演,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代表与内蒙古兴安盟的非遗传承人共同发布京蒙合作“站在草原望北京”非遗创作项目,谱写京蒙协作非遗篇章。

启动仪式上,来自大运河沿线8省市、北京市各区及社会相关单位为北京城市图书馆非遗文献馆捐赠文献资料,共同丰富非遗文献馆馆藏,更好地保存、保护、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美集团、一得阁、红星和龙顺成这4家刚刚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企业也亮相启动仪式,并带来了非遗新品。

大运河8省市齐聚非遗市集

2024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同时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主会场的非遗市集共有62个展位,其中有12个展位展示了大运河沿线其他7省市的非遗项目,展示千年运河文明底蕴和未来之城的万象更新,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来自河北的清苑传统制香技艺采用沉香、檀香、降真等天然香材,制作成线香、盘香、香丸、香牌。山东的潍坊嵌银髹漆技艺已有200多年历史,以红木、金银丝和天然大漆为主要原材料,精心雕磨镶嵌后制作而成,纹饰图形丰富多彩、形态各异。浙江宁波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金银彩绣,又称"金银绣",是在丝绸品上以金银丝线与其他各色丝线绣成绣品,既可应日常生活之需,又可做戏服和艺术品。

非遗展览耳目一新

主会场还有北京市非遗保护成果图文展和优秀非遗作品展。优秀非遗作品展展厅设在大成殿前的东西侧殿,展品主要以燕京八绝为主,还有体现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的艺术创作。雕漆作品“风水石”采用大漆脱胎工艺,胎体上髹漆三百多层,经过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 作品展示了古意幽趣的山水画境;京绣“八凤长马甲”融合传统与时尚,真丝缎面上绣六彩凤,宽花边装饰,尽显东方韵味。花丝镶嵌作品再现了祈年殿富丽堂皇的面貌,祈年殿的顶和门窗大量采用花丝工艺,充分还原展现了祈年殿的细节特征,寓意与天同福,福寿安康。

非遗焕新购推新品

优秀非遗作品展展厅内设置了“北京非遗焕新购”购物船展区,集中展示非遗焕新购活动的非遗新品。其中,“真人唐娃娃绢人手办”是非遗技艺与科技相互加持的成果。运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提取二维照片的面部特征,合成三维头模,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北京绢人工艺与3D打印技术融合。张一元龙毫茉莉花茶是非遗技艺挖掘升级的成果。在沿袭传承百年的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升级口感和香气,改善了传统花茶花香和茶味不能兼具的劣势,使得龙毫既有馥郁的茉莉花香,又饱含醇正的茶味。此外,非遗新品集中展示区展示了多个非遗文创产品和联名新品:北京工美携手一得阁墨业共同推出“予寻×一得阁·见字系列礼盒”,一得阁创新新品花香墨,搭配精致简约的龙泉青瓷葫芦墨碟和水滴,花香四溢、笔墨飘香,享受书写乐趣。名家字迹创新摘录临摹帖小巧便携,临摹后可直接放进附带的亚克力冰箱贴,极具巧思。曹雪芹风筝艺术作品冰箱贴、“内联升×博物汉字甲骨文”布鞋等非遗文创产品,让非遗更加多元化,融入日常生活。

各区非遗活动全面绽放

主会场周边也安排了丰富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位于二号码头与漕运码头的“水路”展演、端午龙舟赛和非遗义诊+现场法律咨询、柳荫广场的沿岸节目展演活动、运河书院的非遗法律咨询大讲堂活动、北京城市图书馆的非遗课堂活动、观景平台的非遗曲艺戏台活动、城市绿心公园的非遗守艺人技艺大比武、张家湾端午民俗活动等。各区也将同步举办多项非遗活动:东城区举办“非遗时尚之夜”,呈现东城非遗独特魅力和现代国潮风尚;丰台区带来了“花开丰台”端午文化游园会,石景山区组织了“仙山非遗行 京西慢时光”主题活动,延庆区推出“长城脚下品非遗——古城偶遇”非遗市集活动……全市多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为广大游客和市民奉上了精心准备的“文化大餐”。

* 图片由官方提供

更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资讯
  • 2024年“文明旅游 美丽中国”全国首发站·北京在行动——“遇见你,成为最美的风景”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2024年04月30日

  • 清明期间北京共接待游客903万人次 赏花游成最热门出游主题

    2024年04月07日

  • “京喜假期在吉林——乐享春雪·畅爽避暑”吉林文旅春夏主题推介会在京举办

    2024年02月29日

  • “欢乐京津冀,一起过大年”2024京津冀新春文旅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天津圆满举行

    2024年02月01日

  • “欢乐春节”开启假日大联欢,2500余场活动邀您“畅享京城”

    2024年01月18日

  • 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北京展区圆满收官

    2023年11月21日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