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7日,阿布扎比:达·芬奇的杰作《救世主》(Salvator Mundi)将于2018年9月18日在阿布扎比卢浮宫展出。作为历史上最伟大且知名的艺术巨匠之一,这幅作品是达·芬奇仅存的不到20幅画作之一。2017年阿布扎比文化与旅游部购入此画,它将成为由文化机构收藏的最后一幅达·芬奇的作品。
阿布扎比文化与旅游部主席穆罕默德·哈利法·穆巴拉克阁下(HE Mohamed Khalifa Al Mubarak)表示:“《救世主》突出了阿布扎比卢浮宫的包容性,以及阿布扎比致力于推动认同感与开放的使命。展出将让阿布扎比居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有机会在阿布扎比卢浮宫近距离欣赏这幅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稀世杰作。这幅作品长期隐没于私人收藏家之手,此次公开展出是我们向世界呈现的一份礼物。它属于我们所有人,人人都将有机会站在这幅作品面前,亲自鉴赏由历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创作的传世之作。“达·芬奇对那个时代艺术标准的创新突破引领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他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不仅在艺术领域留下了重要遗产,并涉及科学领域,其杰出成就在两方面相得益彰。今天,没有谁的名字比达·芬奇更能代表文艺复兴时代。
“达·芬奇的《救世主》代表了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并对他的艺术成就提供了完整的视角。它将在阿布扎比卢浮宫的策展叙事中发挥重要作用,画作代表了展现当时社会进步的历史变革的关键时刻。”
作为文艺复兴的终极象征,达·芬奇近乎无限的好奇心与他伟大的创造力并驾齐驱。他的天才在于他将科学与解剖学、地质学、数学、工程学、建筑学、戏剧、光学以及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能力。在《救世主》中,达·芬奇的光学知识透过对水晶球的着笔淋漓再现。这个水晶球呈现出了“美丽的科学精确性“,就连被称为“夹杂物”的晶体中微小间隙的不规则气泡也被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救世主》创作于公元1500年前后,是一幅面板油画,在胡桃木面板上绘制,描绘了耶稣作为世界救世主的半身像。画中耶稣面向观者,身着青金色与深红色的长袍,左手握著一颗水晶球,而右手高举象征祝福的手势。它被认为是与达·芬奇另外的两幅传世杰作《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La Belle Ferronnière)与《蒙娜丽莎》(Mona Lisa)同时期的作品。
阿布扎比文化与旅游部副部长萨义夫·萨义德·古诺巴什阁下(HE Saif Saeed Ghobash)表示:“拥有超过500年历史的《救世主》依然保留着卓越的风采,以及达芬奇最杰出作品的神秘感。作为史上最伟大的画家、通才和思想家之一,达·芬奇在众多学科领域留下了对塑造现代世界具有重大意义的印记,他同时还是旷世的文化象征。因此,在阿布扎比卢浮宫囊括人类历史的普世叙述中,他的作品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随着《救世主》的展出,我们将能够在赞叹达·芬奇创造性天才的传世影响力之余,与世界分享这幅非凡艺术杰作,同时激发新一代的文化领袖和创意思想家。”
《救世主》的再现是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发现之一,是继现藏于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柏诺瓦的圣母》(Benois Madonna)于1909年被发现后,首次重现于世人的达·芬奇的画作。在纽约佳士得拍卖前揭幕的这件艺术品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据佳士得介绍,在整个香港、伦敦、旧金山和纽约的巡回预售展出中,超过27,000名观众鉴赏了该作品,创下单件艺术品预售浏览人数最高的纪录。
《救世主》创作于500多年以前(约1490年至1515年),可能是为法国皇室而创作,之后随法国公主亨利埃塔·玛丽亚(Henrietta Maria)嫁于英国国王查理一世(King Charles I of England)来到英国。这件作品为英国国王查理一世(1600-1649)的藏品,记录于皇家收藏品的清单中。此前被认为已被销毁,而在2007年,《救世主》重见天日,由当时纽约大学艺术学院修复中心(Conservation Center of the Institute of Fine Arts, New York University)的克雷斯绘画修复项目(Kress Program in Paintings Conservation)高级研究员兼文物管理员戴安‧德耶‧莫代斯蒂尼(Dianne Dwyer Modestini)负责修复。自2007年初步修复阶段完成以后,全球达·芬奇权威学者一直在对这幅作品进行研究,最终确认该画作出自达·芬奇之手,这位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画家,同时也是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救世主》在今年9月于阿布扎比卢浮宫亮相后,它将远渡重洋前往巴黎卢浮宫,成为2019年10月24日至2020年2月24日期间该馆达·芬奇展览的一部分。展览结束后,《救世主》将返回阿布扎比继续在阿布扎比卢浮宫展出。